2009年8月28日星期五

刮痧的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

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

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


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

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


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刮痧取材:
①刮具:最好选用水牛角,制成平、弯、有棱角而光滑、小巧、精致、运用自如的刮板,且水牛角有凉血解毒的作用;

②活血止痛润滑油:最好用活血润滑剂或止痛灵,二者用天然中草药经提炼浓缩而成,具有消毒杀菌、止痛行血的作用,无毒副作用,疗效安全可靠。在医疗卫生条件差的偏远山区,可用银元、铜元、木梳背和菜油代之。

刮痧的部位有背部、颈部、前额、胸部、腹部、肩胛、肘窝、膝窝等。刮痧宜先刮拭大椎穴及足太阳膀胱经的魄户、膏肓、神堂穴。

然后再刮其他经脉线及患处局部。先在穴位周围的经线上或患痛部位及有关经络涂上活血止痛润滑油,取水牛角刮板以45°斜度,平面朝下,刮拭面尽量拉长,由内而外,由上而下,顺次刮拭,脸部、胸部由内而外,头部、背部、肩部、胸腹部由上而下,用力要适中、均匀,直接在人体皮肤经络上反复刮拭,只要数分钟,凡有病源之处,轻者出现红紫色瘀点,或密集的红紫色疙瘩,重则可见青黑包块,且会有痛感,如无反应,则无病兆。

约3~7天后,患处平滑无包块、无痛感时才能实施第二次刮拭。其他部位如骨骼、关节部位,用刮板棱角刮拭,一般刮拭后二三天内患处会有疼痛现象,这是正常反应,若刮拭部位不正确,或手法不当,均无上述反应。

注意:刮痧术治疗后1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脸及手足。如有特殊情况,只能用热水洗。刮拭后,有条件者,可饮用一大杯热开水以助新陈代谢。

美容刮痧法


除刮痧外,还有“撮痧”和“拍痧”、“挑痧”法。

撮痧法:
用拇指和食指在选定部位挤、挟、扯、抓,使皮肤呈紫红色,适用于印堂穴、太阳穴、胸腹部、颈部等部位。

拍痧法:
以双掌有节奏地轮流拍打,多用于肘、腕、膝踝处。

挑痧法:
将治疗部位或穴位消毒后,捏起皮肉后,将针轻快地刺入并挑起,双手挤出紫暗色瘀血,反复4~5次,然后用棉球擦净。

在不吃药不打针的情况下,用刮痧治疗疾病,是一种经济实惠的疗法。夏天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暑症状,可用刮痧疗法,效果显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