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同时激发了中国庶民当下自身对社会情感选择的大思考。
买房扎根安身立命,是小市民心底里普遍的厚望。一亩三分地,在传统农耕社会是人们生计的根本。一片屋瓦,可以安定民心,可以早就安分守己的社会。守护个人的私有财产,也是东方人传承子孙后辈的资本。一亩三分地因而成了现代人内心渴望的精神图腾。
房地产商充分地利用了我们对房屋的那份厚重的情感,打上了价格的标签,于是,我们都心甘情愿地为我们的这份情感买单,做一个一辈子蜗居的蚁民。
亲情姐妹在大城市谋生,为了买房扎根,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活道路。姐姐海萍(海清扮演)凭一己之力辛苦奋斗最终立足大都会;妹妹海藻剑走偏锋,操捷径转投高官怀抱出头。
郭海萍的经历其实就是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翻版:来自于小地方,家境不上不下,含辛茹苦求学、削尖脑袋挣钱,只求在陌生的大都市有立锥之地。考大学时自以为鲤鱼跃了龙门,毕业后就留了下来,梦想可以当个衣食无忧的实干白领。眼看房价飙升,只得蜗居于陋室里哀叹老公无能。郭海萍很奋进,不过却落得个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如果打道回府,等于空学了一身本领,脸面上也挂不住。
妹妹海藻的遭遇,显然命中现实中二奶的痒处。
在清纯的外表下,海藻是很悲哀的社会角色。堂堂一个大学生,在家里被老妈照顾,到大都市后让姐姐照顾,同居之际让小贝照顾,遇到可以满足她一切要求的宋思明,第一次上床半推半就,潜台词里却已暗示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果不其然,事后老宋送来六万块,旁白揭示,付出女人第一次的海藻,后悔自己没有早早的发现这“春宵一刻值万金”的好门路。
痛快淋漓的情虐,换来的是社会现实中普遍的畸形默认暗许。表面上这似乎能抚平二奶们的心理落差,可以面对一叠钱、一张卡时候的‘故作高尚、意似自洁’。当下这雾里看花的年代,偷个情人偷点钱,走点捷径借人情,谁说不是被社会‘褒肯’的?然而,这一剂猛药下得不当,整个社会就陷入迷醉,失落于官情关系的迷幻境界里。
而海藻,恰如这畸形社会的龌龊牺牲品,享受在这种畸形的礼遇上,独行于荡与贞之间的钢索上,亦步亦趋,疑幻疑真,患得患失。
听说这部戏有好些情节是对一些社会人物的映射
回复删除由于对国情不甚了解,无法感悟背后的意蕴?
大哥或许可以写一篇导读文章
呵呵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回复删除问任何一位中国朋友,他们都能解读剧情背后的潜规则文化。
其实,看了这部电视剧,你就能深切感受到中国社会,尤其是房地产民生的病根。网上有评,就因为它太真实了,结果逃不过禁播的恶运(参阅下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