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追记上个月二度拜访李绍德老师一事了,一忙起来,转眼两个多星期又过去了。
第一趟去了李生家,回来和朱老师和彩凤谈起,他们都对李老师的家产生了兴趣,所以,约好一天要带他们上李老师家里去。为了迁就彩凤开档做生意的时间,我们约了大清早7.30朱老师到我家来载我,然后到旧机场路载彩凤,一路到杨厝港李老师家里去。
彩凤毛遂自荐买早餐,对于这样善心的提议,我们当然不会拒绝。上车时,她提了满满的好几袋,难为了这个夜猫子,必需早起到市场里去“买办”,不过,她可开心了,能够尽尊师的孝道。她开心时,和当年的小彩凤一样,吱吱喳喳地讲个不停,结果,我们车里一路上热闹到杨厝港去。
我提醒他们,到了李老师的家,必需用心视察两件事:第一,李生的家简约洁净得一尘不染,DIY得很环保,十足合理化;第二。哈哈,不说,留待他们自己去发现.....。
可我心里还挑着一个重担,上回上李生家,一提起朱老师他就指着二楼储藏室的门说,朱生十几年前上门时,他家刚装修好,为了那木门的质量和纹理,两人曾经有不同的意见。李生觉得,因为那意气用事的小争端,后来都不相往来了。处理管理纷争和培训沟通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一则“不同视角”放到“选择性记忆”所产生的遗憾结果。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游戏,打算在中间自然牵引,让他俩感觉过去是一场小误会,没什么大不了的。那里知道,朱老师一踏进李家,人还没坐稳,李老师就单刀直入地兴师问罪:
“那时候在我家,你是不是因为木门的问题对我不满,结果多年不来联络?”朱老师一脸错愕,还好他立刻回过神来表示那是一场误会,他可没这么想.....。他们和其他三位老师,黄木梓、张尊伟和张进来,1962年起在师资训练学院同窗结缘,经常混在一起共进共出成了“五虎将”,工作教书又同在玛达东混合小学,血气方刚的情谊非同小可。
李老师就是这么直肠直肚,但是待人坦诚,绝对不会有心机。一场多年的误会,倒在他开门见山的质问下三几秒钟就烟消云散,接着,是心理不设防的谈天说地,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突兀之后的惊喜,只有让我对李老师的直爽个性和朱老师的淡定胸怀更加敬佩。
李老师还有一种低调超然的智慧,多年前他就懂得急流勇退,通过医药证明,打破政策常规,提早退休打理家庭,安享晚年。
楼上楼下参观了一轮,见证李老师的整洁有序,以及高超的二胡拉奏和珍藏;接着,是搬出牵动我们记忆的黑白照片。还有,让我们都不禁赞叹的车资研究,原来李老师把他每年的每一趟巴士车资都做了一个系统化的详尽记录,点出电子化收费的弊病和漏洞。
罗老师在三年前卧病了七年过世,期间李生照料她进出医院。罗老师也是我们的小学老师,学校假期一到总会带我们出去玩,印象中去过植物园和虎豹别墅。见不到她老人家,心里有一丝惆怅。
最后,我卖的“关子”也让彩凤和朱老师有点惊讶,大家都见到了李老师晚来的福气。进门前,我没有告诉朱老师和彩凤李老师再娶。年轻的小师母给我们热了午餐,还不断地给我递上他俩亲自酿制的青辣椒和她爱吃的辣椒酱。看到李师母贤淑地接待,我们都打从心底里为李老师高兴,庆幸他晚来身边有这么一个伴来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没想到多年以后的课堂外,从李老师身上,我还能看到很多令我赞叹的学习点。
李老师,真是我终身的老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