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新加坡513学运

实际上,新加坡也有自己的“513”暴动日。

那是在1954年,英殖民地政府通过“民众服务法令”(National Service Ordinance),规定18岁至20岁的青年必需进行民事及军事服役,以建立有效的防务。

当时,大多数人不相信英殖民政府,认为他们是在为越战储备人力资源,血气方刚的青年不愿意当英殖民地势力的炮灰。

所以,当市议会在3月16日宣布实行法令时,中学生大力反对。不愿服从法令的学生,组织了“全新中学联合会”,简称“中学联”,准备呈交请愿书给当时的新加坡总督。

1954年5月12日,当华侨中学学生准备出发时,大批武装警察把学校包围起来,700多名学生只好留守学校。

5月13日,千多名学生聚集在市中心,准备游行见总督。到了克里门梭道(Clemenceau Avenue)时,又遭到警察干涉。政府以学生的集体游行触犯1948年颁布的紧急法令为由,出动了镇暴警察部队强行驱散人群,结果造成冲突。多名学生受伤,40多人被捕。

事后,《南洋商报》报道:“皇家山下的学生不顾警方的警告,而且拒绝警方要他们解散的命令,于是,警察部队采取行动对付他们,造成一些人轻伤。”

过后,官方从这场学生运动,另有一套说辞,把矛头转向马来亚共产党,指他们幕后煽动华校中学生,通过学生反征兵的情绪来达到反殖民政府的目的。

中学联的成立,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因为,往后的民间社会运动,往往由热血青年发起,再扩大运动的范围与方向,支援工人罢工、维护华文教育等。

遗憾的是,历史资料与记录欠缺,详细的内容,例如,多少学生受伤?动向如何?对以后的华校教育有何影响…….等等。这一切,有待目击者补充、史学家证。

据说,学运过后,政府成立了四间华文中学,为的是分化华校,打击学潮汹涌的华校。

青春年华,激情燃烧的日子,叛逆的心理转向爱国爱民反殖民主义的热潮,是南洋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趁着还有不少当事人和目击者还健在,我们有必要还厉史的原貌,为国家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

要找到诠释史实的出口,还需要国人的共同努力。

摘编自:《新加坡的“五一三事件”:五十年代的学生运动》作者:实践山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