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刘培芳今早的薰衣草专栏,深为她字里行间所散发的人文关怀气息所感动。
一来一往的善意,没有种族差距,没有本土与外来移民得隔阂。有心有大爱,那需要出动部长媒体费周章鼓吹对外来移民的包容。可是,没有人文素养,吹放功利精英的光环,那来的民众和谐一家亲?
因此,培芳有榴梿吃。
看培芳的文字,常有个感觉,小女子不吃人间烟火,尽是风花雪月的窗前花落美景。孰不知她几经人生历练,另有一番晚来淡泊,沉淀的是浓浓的人情关爱。

经历风雨洗礼,今天的她尘埃落定,莲心慧亮,自有另一番景致。所以,在她的心灵凉柜里,永远有可乐。憨厚的有缘人,随时有她拱手的沁心凉快。可乐完了,有苹果。相信,没有苹果,也有……质朴的关爱。
世间公仆,如果也有人文素养,必也有沁人可乐润生。我们的周遭,就不会有包装亮丽却仅能望梅止渴的民生政策,老无所养,病有所忧;不会有可望不可及的“苹果”、打不开的硬“榴梿”。苍天有眼,让官老爷们看一看大群弱势的小市民捉襟见肘,腰带大紧缩的窘态。那仅有的一点老本猛缩水,民间消费能力日残、老叟晚景堪忧堪怜矣。
怡情音乐《薰衣草》
注:阅读刘培芳今天文章《可乐与榴梿》 ,有感而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