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0日星期六

缅怀先辈作家姚紫

左图: 姚紫(左三)与常凯法师(左一)和宏船法师(左二)合影
右图: 朱江(左一)、姚紫(左二)、秦淮(左三)与石光华(左四)

今天到新加坡文艺协会会所去出席“文艺沙龙”首讲,讲题:《认识先辈作家姚紫》。

《文艺沙笼》以茶叙漫谈的方式进行,围起圈圈来团团坐。杜红、刘笔农、秦淮等前辈作家陆续畅谈姚前辈生前的生活轶事与逸事,轻松有趣。除了几位新移民,在座都是年过50的早年华校生。

白发六七十岁的“前辈”,缅怀“先辈”在文艺创作道路上的生活点滴,场景真是感人。姚先辈在天有灵,应该很告慰。

左:姚紫 右:年青时的姚紫

上图:姚紫信札

还有当年仰慕姚紫的“青年”,带了他在聊天时随兴落笔的白绢字迹与照片到场来给大家过目。姚前辈的诗文功力深厚,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文人书卷气:

《虞美人》 黄槐(姚紫笔名)

风前一霎惊鸿影,
惆怅伤流景。
玉颜宛约柳花飞,
燕子重来,不见故人归。
蓬山已隔天涯远,
陌上萧郎怨。
问君何事自凄迷;
旧梦似烟,残月小楼西。

行文凄清,前辈必有感怀,可惜不知所为何事何人,有待当年身边知音将来进一步去考证。

昔日女青年还拿出前辈逝世一周年(1983年3月9日)的报刊祭词示众,上题:《唯有祭情浓》,感觉是陈龙玉(秦淮原名)的手笔,还有吴蒙,即今天早报的吴俊刚。女子说,俊刚老师(吴老师是我在南大就读政府与行政时的辅导课助教)还在姚前辈过世时,在灵堂前为他手捧灵牌。可见,吴老师和姚前辈应该有一段深厚的因缘。可惜他今天没来,否则又有多一些感人的故事追思悼念。

印象深刻的是有两位前辈和姚紫稍有小过节,言谈间都从理解姚老脾性的角度去诠释他。一笑冺千愁,何况是性情小误会。一抷黄土尘飞灭,往事只能回味。看得出几位前辈都是性情中人,表露得很真诚,说出来了也是一种释放,心安了。

姚紫(左一)与秦淮合影

一到场我一眼就看到秦淮,该过70岁了还是那么帅气,茶色眼镜,笔挺T恤。他是主讲嘉宾,没想惊动他。没想到他竟走到我跟前来打招呼,还鼓励我:

“当年真要谢谢你,给我拍了那么好的节目。电视台艺人组负责人后来找我上节目,我都不上,所有老歌星上了,就缺我一人。我告诉她,除非导播是郭浩水。”

这么多年了,我早已不问世事,电视圈已经离我很远很远了,听到这样的话,心里还是很触动,秦淮前辈是真性情的热血男子,言重了。我当成是鞭笞,勉励自己,认真做事,好好做人。一切都看在别人眼里,业力自有春秋说。

现场有位女士手拿录音机,随着讲话嘉宾开口录音,秦淮怕她站久脚酸,绕个圈跑去拿了张椅子给她坐下。从一个小细节可看出秦淮的善解人意。热肠热肚关心人,这该是早期华校生普遍拥有的个性。

姚紫前辈文采飞扬的年代我年纪还很小,也没读过他的文章,不过,这场追念会让我感受到很久断了线的华校生浓浓人情味。晚了,生动的小故事凸显姚先辈的个性,往后有空再整理。

新加坡文艺协会接下来将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举办《文艺沙龙》,讲题内容涵盖文学、历史、社会等方方面面。下个月则提早一周举行,主题为“新移民在新加坡的生活”,入场免费。
地点:芽笼沈氏大道17巷居士林文化中心,下午3时至5时

注:以上照片原载《姚紫研究专集》,新加坡文艺协会,1997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