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5日星期日

走上潮剧艺术的征途


陆玉娥的父亲拉得一手好二弦,乐韵悠悠,潮剧缭绕的艺术氛围从小熏陶了幼小的心灵。耳濡目染,小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偶像——香港女小生陈楚蕙。所以,唱声、身段和动作都在多年的潜移默化中暗中模仿研习偶像。

1998年,广东潮剧院剧团到新加坡演出,久违的潮剧艺术魅力重新拨动了玉娥心中那根“潮剧弦”。张长城、陈学希的《告亲夫》、张怡凰的《嫦娥奔月》等,触动了玉娥的艺术细胞。

玉娥先加入南华儒剧社学唱潮曲,还向吴兹明老师学习马鞭、扇子、水袖等基本夫,后向曾义藩老师学习手位。第一次上台演的是《换偶记》中的小角色“公差”。

1999年汕头林百欣会展中心举办第2届国际潮剧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潮剧表演百花齐放在大舞台上。玉娥是台上的一员,艺术涟漪波荡在她的心中,催动她一个坚毅的念头——“一定要学下去,把潮剧发扬光大!”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陆玉娥无怨无悔地走上潮剧艺术的征途。

2001年玉娥加入新加坡戏曲学院,开排由印度剧改编的《放山劫》,同时饰演父子两个角色——皇帝(老生)和千岁(小生)。对潮剧的激情终于让她转换跑道,结束经营几十年的时装设计,在2002年12月9日正式成立“艺术韵演剧社”。

剧社成员都是业余爱好者,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40岁。星期一的晚上大家放下忙碌的工作,集中训练基本功。玉娥从旁指点,时而外聘老师前来指导,虽为业余,几年来仅服装、头盔、道具的投资就接近2万元。

他们还开设音乐创作室,自己剪辑音乐伴奏带,解决了潮乐的老大难问题。接着在民众俱乐部和教会公开演出,台下观众每回达400人,高峰时还攀越700人。最难得的是团员的大家庭精神,没有劳务费,演出收入也回流剧社作为未来建设基金。

潮剧演艺人员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新加坡潮剧艺术加上了美丽的光环。

(本文根据陆玉娥口述以及《汕头特区晚报》2006/8/30报道整理)

下篇:《培养潮剧观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