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蕴的色、受、想、行、识五法,各为一集,却又因缘和合,相续不断的生灭。
五蕴因而也被译为五众或五阴:
“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
“五阴”是五种阴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

众生的意义—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

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下篇:《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