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一天,赶场听讲座进修养文化。
来到旧国会大厦,很高兴政府很好地保留了这个前首脑群策商计国家大事的古建筑,修缮一番后腾出来给民间主办文化活动。今天,这里举办是作家艺术节,我所出席的是中国先锋作家马健与读者面对面座谈。
长期客居伦敦的马健,是典型的伤痕作家,经历了生命的漂泊流离,用他的话说,“几乎流亡荡志”。他1986年到香港,97年前往德国,最后落户英伦。
他说,对一个作家来说,“语言就是我的祖国”,漂泊国外,其实就是脱离了自己的语境,恋家乡的情意结更浓。所幸到了他乡,生活问题慢慢解决,虽然孤寂,沉淀后却倒过来能够反思生命的真谛。在自我思辨中,人生命题的思路渐渐清晰,终于引发内心的灵感,忠诚走向文学创作的道路。
他说,人的生命中有一个“大我”-国家社稷,还有一个“小我”-个人的内心世界。颠沛流离的生活反而产生新思辨的空间,因为有了流亡的经历,客居他乡的孤独,让他能够往自己的内心走去。
在英伦...“生命自由不属于你,你得要在异地文化中让别人逼着你生存。在这种环境里,你要慢慢地过渡,才会相信你自己。而很多人却在这个过程中淹没了自己,新生了自己...把自己给消减了。
所幸马健没有在流落他乡的困境中迷失自己,用他的话说:“让自己在深度思考中找回自己,回到自己的位置。”这真是一句生命颠沛流离后所发出来的箴言语录,所有在他乡立足的新移民朋友,可以借墨汲金,养育生命。
马健也意味深长地哀叹现世中国人的“多重角色”,一个人在工作上是一种语境,面对领导又是另一个腔调,回到家里对老婆、孩子又是不同说法,进入二奶的温柔乡又是另一种言语...老外的生活语言就不会那么累,前后一个鲜明的价值观,讲话的基调也是始终如一。
叫人意外的是,他见证了89年北京六四事件的全过程,还当场放映了六四现场的幻灯片。
照片上呈现的是沸腾的场面,还有学生遭害的场景。
通过这些照片的展示,马健对极权的镇压行动提出了强烈的控诉。他讲述的语调是平和的,语气却是坚定的不满。
也许有一天,中国文明的新一代政府会对历史有一个交待,那是对人民的一种责任。
照片属实难以做假,我想,马健敢于提出反主流论调的事实,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啊?面对眼前这个看似弱不禁风,却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家,我不禁要肃然起敬了!
狮城政府能够保留旧建筑物,
回复删除算是很庆幸了,
能留给后辈子孙的历史产物。
马健果真的是四海为家,
到处漂泊,
不过也能让他看的更多更广。
中国64事件我还没出生,
所以懂得也不是很多,
到是对这64事件略知一二,
当年的中国可算是处在,
动荡不安的日子里吧!!
历史是不能改变的,
惟有改变的是人的思想。
阿燕,64事件发生在1989年,你还没出世咩?
回复删除匿名~~
回复删除不好意思看错了。
64事件把它看成1964年。
不过我那时还很小,
也没印象。
可见现代的年轻人已经不当一回事了。看了赵紫阳的《国家的囚犯》,很感伤。虽然我不是中国人,但是却很痛心国殇的这一幕!
回复删除文革结束后,八十年代初突然涌现了一批《伤痕文学》作品,作品由三联书店汇集成2册出版,这可能是最早的一批伤痕文学作家,不知马建先生是不是那个时期的伤痕文学作家?
回复删除想知道马建先生的伤痕代表作品,那里可找到?谢了。
郭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