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jpg)
昨晚感觉幸福啊,因为有一位草根大画家亲自出马讲解他的大作。他的画作纪录了国家变迁的步伐,也承载了我过往的童年乐趣。
现身说法的画家是63岁的王金成。金成出身贫寒,生活在困境中仍然挣扎画画。国家没埋没他,美术馆将他的画作隆重地分开三个展厅推出,还出动国家发展部长前来开幕。草根画家今天已经是国际知名的水彩画家,今晚,他亲自上阵,亲自给前来美术馆捧场的观众导览。
.jpg)
进入展馆之前,有人问他:“可以拍照吗?”
他豪爽地回答:“可以!”
我犹疑地补上一句:“可是玻璃门上明文禁止摄影?”
“这是我的画展,准证我批了!”一阵笑声,开始了我们愉快赏画的夜晚。画家一张一张讲解他当时作画幕后的真实故事。画作上的旧景早已消逝,不少已经竖立起一栋栋的政府组屋。他拍摄了原地点组屋的照片,对照画作侃侃而谈。
.jpg)
画家先是正经地回答:“我画眼睛所见的实景。”话音未落,他又风趣地补上一句:“哦,如果是现在,我画我想要看到的东西!哈!”
.jpg)
"红山一带是我们这群坏孩子的地盘,记得有一次顽皮地扳起一块大石头,哇!100多条大小蜈蚣!...多有意思的乡村生活!”
.jpg)
.jpg)
早年波动巴西的沙池小村落风光(1975)。
讲到这里,他邀请听众在面前的椅子坐下,好体贴的画家。看大家的表情,你就知道这是一场多么赏心悦目的画会。
.jpg)
多美好的场景,多动人的故事啊!人生难得几回这样的怀旧,温故又知新,近距离地和画家互动,分享他童年故事的同时,鉴赏他的水彩画作。
.jpg)
王金成一生默默耕耘,数十年如一日,为新加坡留下许多宝贵的画作,也同时凝住不少早期我国人民的生活面貌。忆古思今,相隔四十年,国土家园的变迁跃然在脑海中,叫人心潮翻腾,感触良多,久久难以平息。
.jpg)
下篇:画家忆苦思甜话沧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