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华银行前的新加坡河畔,黑色大肥鸟塑像前面,山叔打开了第一道门,引领大家走进历史的殿堂。
他的开场语气悠游自在,信息却是令人惊醒的:
“新加坡官员提到本地历史时,总爱说我们的历史短浅,只有100多年。其实,我们的历史起点不止是从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开始,早在渔村的淡马锡时代我们就有了历史。
哇!开章辟义,掷地有声!
“20多年前,旧国会大厦的地底下就出土了几千件元朝时代的陶瓷器,当中还有景德镇的印记。两年后,福康宁山又发现中国陶瓷。新加坡国大教授John Miller当时曾经考证,这一带的河岸古时候是仓库,室里佛逝的贸易商甚至远道而来这里拿货。所以,本地的历史有史可考,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的新加坡拉王朝。

满者伯夷人放火烧山驱逐国王后,没有恋战留驻,班师回爪哇。从此,新加坡沉寂了100多年。这期间,郑和下西洋,路过次地却登陆,否则新加坡历史恐怕要改写情节。
18世纪,英国殖民地势力蔓延南洋,第一站是槟榔屿。所以,1786年槟城比新加坡更早地成为英殖民地在东南亚的前哨站,形成往后槟、马、星三位一体的战略点。


那么,莱佛士的塑像为什么离河岸这么远,又背对新加坡河呢?
原来当时的河岸是沼泽地,船摆不到岸边,所以他一脚踩进浅水里,跨几步才上岸,在今立像的地方朝前打量新岛陆:“好地方!”所以,背向河流。
登陆地的塑像其实克隆自不远的黑身铜像,位置所在是维多利亚纪念堂,早年这里是天猛公阿都拉曼的浮脚亚答屋(马来草棚Atap House)。
1824年,英国正式从天猛公手中,以3万西班牙银(不是美元或英镑哦,当时的国际通行货币为西班牙银)买下新加坡成为英属殖民地(之前是租用海港)。
我中华文化根底不深,倒是对纪念碑上的文字有点疑问:到底是“默默无闻”,还是“没没无闻”呢?请朋友们指正!

下篇:历史文化之旅第②站 《河畔春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