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叔同(1880-1942),一位以创作“学堂乐歌”而出名的艺术家,同时也在戏剧、美术、诗词、书法、篆刻和文学等方面,开创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填词曲,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人们琅琅上口经典名曲。
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李叔同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文化里从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代表人物。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1918年,他披剃于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门,化名“演音”、号“弘一”,断绝尘缘,超然物外。
几乎废弃了所有的艺术专长,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艺术家李叔同变成了皈超然尘外的弘一法师。
看破红尘,唯有书法一事未能让弘一割舍,在他60余年的生命历程中,翰墨伴其终老。
弘一年少习书篆书,再写隶书,后临习楷、行、草诸体,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形成他个人劲健厚重的书风。

超然独行
出家之前,弘一的书法风格绚烂之致;遁入空门之后书风突变,弃之峥嵘圭角,行之以藏锋稚拙,转入禅境的雅逸恬淡,枯寂孤清。
在俗是李叔同,离俗则是弘一法师。隔断尘缘的弘一,不再自视为艺术家,书法“写心”,广结善缘。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号“弘一”。
这首《忆儿时》,原曲是威廉·S·海斯(W.S.Hays)在1871(清同治十年)年创作,之后由李叔同填词。现由潘安邦演唱:
MV制作:黄明南
春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飘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橡,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呜,小川游鱼,曾把闲情。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光绪年间(1899年)
天涯五友图,
左一为李叔同。
《梦》 词:李叔同 曲:斯•S•海斯 编曲:许俊华 唱:柯佩磊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
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萝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
母食我甘酪兴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
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
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